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打造“五化”新优势 助推社区教育新发展

来源:《中国社区教育》杂志 2013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15-01-24 作者:昆山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 邹建明 钱根林 费玲妹

收藏

     昆山高新区社区教育站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为原则,着力打造“规范化、多样化、普惠化、智能化、优质化”社区教育发展新优势,逐步建立起适应高新区现代化建设和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推进了社区教育新发展。

一、完善工作机制,打造规范化运行新优势

  近年来,高新区社区教育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积极打造规范化运行新优势,促进社区教育工作科学、创新、优化发展。

  1.健全管理网络体系,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区、街道、社区(村)100%建立健全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由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三级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落实规划、年度计划、工作举措等,统筹社区教育工作。二是形成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区、街道、社区(村)100%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建立了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村)市民学校,区域内10多个骨干企业建立了职工培训中心,这些教育机构按照工作要求,面向社区、面向居民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教育培训,在区域内形成较为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三是构建“三网一台”学习交流体系。建立与完善了社区教育网、党员教育网、学历教育网、短信平台“三网一台”数字化学习交流网,为区域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学习与交流平台,并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区域规范化的网络体系,为社区教育规范化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发挥中心指导作用,培育社区教育优质化队伍

  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了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坚持“教育科研”“队伍优化”“志愿服务”三管齐下。一是建立三个科研指导中心。为适应社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中心建立了社区教育实验指导中心、课程研发推广中心和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配备了23名专职管理干部和教师。指导中心主要职责是培育一批优质化队伍,开展与推进社区教育实验等。二是形成社区教育队伍运行机制。各街道社区学习中心、各社区(村)市民学校配备了专职和兼职教师,同时区对各街道下派了社区教育专职辅导员。对社区教育专职辅导员和教师明确工作职责和年度工作任务,建立考核奖励机制,还定期开展专项培训和交流活动。三是建立一支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通过培训,这些志愿者活跃在各个社区,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有效的服务。

  3.建章立制完善制度,促进社区教育制度化建设

  加强制度化建设是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是抓好建章立制。从2004年以来,我区在推进社区教育实验中先后制定了社区教育工作章程,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村)市民学校工作章程,社区居民学习指南,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使用规程,以及考核表彰奖励、工作例会等系列制度,并汇总成册。二是抓好制度落实。制度的落实关键在学习,重在督查执行情况。我们通过举办培训班和专题会议,加强制度的学习,同时专门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调研与督察。

二、创设学习载体,打造普惠化服务新优势

  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居民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动力所在。高新区社区教育通过深入调查收集民意,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民主讨论确定方案,积极创设学习载体,打造普惠化服务新优势。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完善区社区教育中心、街道学习中心及社区(村)市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使区社区教育中心于2008年成为江苏省首批省级社区教育中心,街道社区学习中心和社区(村)市民学校硬件建设普遍达到“五有”标准,即有多功能学习教室、有数字化学习教室、有图书阅览室、有健身活动室、有科普放映室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学有所教”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区政府还新建与整合了文化活动中心、科博馆、图书馆、市民活动中心等十余处社区教育基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教育活动场所。

  2.拓展社区教育渠道,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社区教育的育人功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各类教育活动大开展。我区以创建社区教育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搭建社区教育载体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宣传展板、宣传电子屏幕橱窗、电视媒体、社区教育报、科普宣传画册、读本课程等进行广泛深入宣传,使终身学习理念渗透到千家万户。二是通过举办4届“终身学习活动周”“4届全民阅读节”“4届百场科普社区行”及“市民大讲坛”等社区教育专项活动,积极营造了终身学习氛围。三是开展形式多样****活动。针对不同年龄群开展“老有所学、老有所教”为主题的老年活动、“新时代·新女性”为主题的妇女活动、“学习技能、转变观念”为主题的下岗失业人员活动;利用节假日、法定日开展如“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6.26”禁毒日、“11.9”消防日等教育活动,另外还在全区范围内形成风格不同的文化学习沙龙。多渠道社区教育活动,促进了社区教育普惠化发展。

  3.开展普惠教育服务,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是老小服务全方位。努力完善0—3岁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工程,在区市民活动中心建立0—3岁科学育儿中心,进行幼儿护理培训,并充分发挥其带教、示范、引导作用;举办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完成的亲子活动。以区老年大学为主要平台,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社会结合”“学习与奉献结合”“三结合”的教学形式,真正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组织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参与志愿服务,积极为空巢老人排忧解难,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空巢不空心”的温馨家园。二是培训活动全民性。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的中心工作和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重点抓好受社区居民普遍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活动,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老年人群社会文化活动、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等,年培训率达到82%。

三、整合社区资源,打造多样化教育新优势

  我区社区教育立足社区,立足实际,整合各类社区资源,以区社区教育中心、街道学习中心和(村)社区市民学校为依托,发挥社区其他各类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功能,打造多样化教育新优势,促进社区教育多样化开展。

  1.以社区群众组织为载体,实现市民休闲教育新气象

  以54个社区的56支文体团队为载体,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广场文艺活动,使社区休闲教育蓬勃开展。通过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快乐好生活,幸福百分百”等活动,使广大市民活动起来,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享受快乐好生活。每年广场文艺专场100余场。

  2.以各类教育培训为重点,实现市民素质提升新突破

  高新区处在昆山城厢镇,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区域80%以上是新市民。提升新市民素质任重而道远。从2006年始社区教育将提升新市民素质作为工作的重点。一是着力提升新市民道德素质。通过开展“文明行为伴我行”“新市民学法活动周”等专题教育活动,发放《家庭低碳生活小常识》《地名文化探源》《新昆山人生活指南》和《我的娄江我的家》等5万余册。2012年,开展各类讲座100余场,专题文艺专场2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二是着力提升新市民文化素质。区社区教育中心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先后被批准为苏州职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和华中科技大学远程教育校外教学点,建站点以来共培养了614名本科毕业生,还会同区域内其他培训机构培养自考本科毕业生4600余名。三是着力提升新市民技能素质。近年来,我区以市政府提出的实施“三有工程”和“富民强村工程”为平台,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人有技能系列培训,开设如“物业管理”“家政服务”“技术养护”“河道清洁”“花艺栽培”“叉车培训”等课程,每年培训达2000人以上,其中有50%以上取得国家中级技能证书,90%以上培训后顺利就业和择业,深受企业欢迎。

  3.以建设学习型乡镇为契机,实现学习型组织建设新跨跃

  我区于2006年党委政府就提出建设学习型乡镇战略目标,通过制定方案,确立目标,召开会议,广泛宣传,层层推进,我区学习型乡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创建区级学习型党组织20个、区级学习型家庭814个,昆山市级学习型党组织75个,昆山市级学习型单位94个,学习型企业87个,学习型社区(村)60个,使我区学习型组织建设实现新跨跃。

四、巧用现代媒体,打造智能化平台新优势

  我区进一步开发与整合智能化平台,着力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积极打造智能化平台新优势,有效推进了智能化城市的建设。

  1.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拓展社区教育新路径

  一是“昆山市民在线”。依托昆山市民学习在线网站800余门课程资源,开展以一带十、以点带面的在线学习培训,使我区市民在线学习的注册人数达50000人以上,并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市民进行表彰奖励。二是“高新区三站一台”。建设高新区网上党校、社区教育网站、学历教育网站和手机短信平台,使这“三网一台”成为社区居民交流思想的窗口、沟通信息的渠道、学习理论的园地,实现了我区市民网络学习教育的全覆盖。

  2.健全党建工作载体,走出党教管理新路子

  党员服务中心努力抓好电子阅览室、电化教育室、多媒体教室和活动室的建设,更好为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提供设施一流、功能齐全、适应新形势要求,集教育、管理、培训、展示服务、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党建工作载体。通过“信息直通车”“心语驿站”等栏目,加强与基层党员的沟通和联系,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切实为党员排忧解难。

  3.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开辟处处学习新天地

  我区以“走进数字化”为主题,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推进网络平台与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凤凰早班车、时事开讲、大讲堂、金石财经”等资源,通过网上成果展示、网上读书交流、网上讲座论坛等活动,自主学习、自由学习、快乐学习成为市民学习的主旋律。

五、科研引领发展,打造优质化成果新优势

  高新区聚集了昆山最多的人流,也融合了昆山最丰富的文化元素。如果说是经济上不断地做强做大,成了名副其实的“高新区”,那么,文化上追求做优做新,则它将成为人文兴盛的“高新城”。高新区社区教育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高新区民俗文化精品,进一步提升高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1.抓好项目立项工程,把准社区教育新动向

  以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为核心,以项目实验和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社区教育行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把准社区教育发展方向。2012年,创建昆山市级示范社区7个、数字化实验社区(村)7个;举办社区教育征文比赛、终身学习周活动;创建苏州市级教育现代化居民学校2所、省级教育现代化居民学校2所;完成苏州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2个,有一个项目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创立昆山市社区教育特色品牌10个,编写省乡土教材、读本各2本,开发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课程1门。

  2.打造特色品牌工程,孕育社区教育新成果

  各街道社区坚持将实验项目研究与打造社区教育品牌结合起来,争相开展“一区一品牌”的活动,着力加强引领作用。如,为了真正使十八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精心挑选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组成“中心讲师团”,并以一带十地组织培训“百姓讲师团”,深入全区7个街道、54个社区、22村进行实时实地解读,使人民群众认定只有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才能形成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3.注重教育科研活动,助推社区教育新发展

  高新区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已形成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注重教科研,努力开发以高新区传统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教育教材,编写能满足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系列读本;每位教师每年完成1~2篇具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体会文章。其中,仅2012年,《此时无声胜有声,枝枝叶叶总关情》《重师资提素养讲奉献,优服务创和谐惠民生》《对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活跃”的探索和实践》《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提升人人学习新境界》《城市化进程中加强“村改居”的建设和管理》《先锋驿站“四提升”工程,夯实现代化建设组织基础》6篇论文均被国家级刊物录用。

  昆山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高新区社区教育将以现代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抓手、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继续创新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和教育培训模式,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提升居民整体素质、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完善学习型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力争社区教育有更新的突破。

上一篇:社区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研究与探索
下一篇: